唐玄宗在高仙芝和封常清死后,毫不感到遗憾。他相信大唐有足够的强者实时查股票配资,任何一个人都能被替代。哥舒翰便是其中一位非常合适的接替人选,甚至可以说是上天的恩赐。
首先,哥舒翰作为胡人边将,有着独特的优势。李林甫曾说过,胡人不同于汉人,他们在朝中的关系简单,除了皇帝,没有其他依赖,因此更为可信。而且,哥舒翰和安禄山势不两立。曾经,唐玄宗为了促成他们和解,特地安排高力士为他们摆宴,不料二人竟当场差点打起来。唐玄宗最初对此心生遗憾,但回过头来看,才发现这其实是天意安排,安禄山的倒运。
其次,哥舒翰的战力与高仙芝和封常清相当,甚至不逊色于安禄山。他出生在安西一个粟特商人家庭,年轻时风流倜傥,豪爽且好交朋友,偏偏不务正业,直到四十多岁才意识到,只有功名才是男子的脸面。这才决定弃商从军,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。虽然起步晚,但他的人生阅历和深厚的能力让他很快脱颖而出,成为节度使王忠嗣的心腹,职位一升再升。
展开剩余70%哥舒翰的胡人血统赋予了他强健的体魄和彪悍的作风。有一次,吐蕃军队突然袭击,他带领部下迎战,尽管战局不利,他凭借个人的勇猛激发了士兵的战斗力,最终以少胜多,扭转了战局。他打得一手好枪,标志性的场面便是追敌时,长枪一刺,敌人应声倒下。随之而来的是他忠诚的部下,迅速割下敌人的人头。
哥舒翰在战争中的表现堪称传奇,特别是在“吐蕃麦庄之战”和“石堡城之战”中展现了他的卓越指挥才能。在“吐蕃麦庄之战”中,他通过巧妙布阵,成功击退了吐蕃军的进攻。而在“石堡城之战”中,他带领十万大军,仅用了十天时间就攻下了坚不可摧的石堡城。这一战让他名声大振,不仅让唐朝的诗人都为他歌功颂德,甚至李白也为他写下了赞美的诗篇。
哥舒翰的成就不仅仅限于战场上的胜利,还体现在他从河西的节度使到西平郡王的封赏,得到的尊荣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。
然而,尽管他有如此卓越的能力,唐玄宗最终却在他的指引下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。唐玄宗不顾哥舒翰的健康状况,硬是让他出战,结果在灵宝之战中惨败,二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,潼关也丢失。哥舒翰被俘,唐玄宗被迫逃离长安,整个人帝国的局势也迅速恶化。
这一切的根源,实际上是唐玄宗在杨国忠的唆使下做出的错误决策。杨国忠通过心机逐步将哥舒翰逼入绝境,让唐玄宗以为自己有机会收复失地,但最终却导致了大唐的危机。唐玄宗的自信和杨国忠的阴谋,最终让大唐帝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。
哥舒翰的悲剧并非完全由他自己造成,但唐玄宗的昏庸、杨国忠的私心,都在其中发挥了致命作用。
发布于:天津市辉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